产品描述
为解决中国城乡老年人牙齿缺失和义齿使用的差异及相关因素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城乡老年人义齿使用的全国性横断面研究,发现城乡差异显著,为改善口腔医疗系统提供参考。
牙齿缺失,这个常被视作衰老必然结果的现象,正给全球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在 60 岁以上人群里,近四分之一的人饱受牙齿完全缺失(无牙颌)之苦,不仅影响咀嚼、营养摄入,还对容貌、发音以及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义齿作为牙齿缺失的常见治疗方法,虽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这样一些问题,但在中国,65 - 74 岁老年人平均剩余牙齿数为 22.5 颗,且仅有 63.2% 的缺牙老人使用义齿,基本医疗保险也未覆盖义齿费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口腔健康不平等现象突出,城乡老年人在口腔健康情况和牙科服务利用上存在非常明显差距。此前研究虽已发现这些差异,但对造成差异的具体因素了解不足。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城乡老年人牙齿缺失和义齿使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口腔医疗系统提供相关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于《BMC Oral Health》。
研究人员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设计,选取浙江、江西、北京等 6 个省市,从每个省市挑选省会城市及 GDP 靠后的城市,再从这些城市中分别选取城区和农村地区,最终在选定区域的社区卫生中心招募了 2709 名 60 岁及以上的老人参与研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问卷涵盖义齿使用情况(作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特征、口腔健康知识、牙科检查、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社会支持和健康相关生活品质等多个角度(作为自变量)。之后,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对数据来进行分析。
:在 2709 名参与者中,城市居民占 52.01%,农村居民占 47.99%。总体牙齿缺失患病率为 77.2%,其中部分人未更换缺失牙齿。城乡老年人在多数评估变量上存在非常明显差异,农村老年人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受教育程度更低、丧偶比例更高、家庭收入更低、自我报告健康情况更差,口腔健康知识、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社会支持和牙科检查水平也相比来说较低,但在健康相关生活品质方面,城乡差异不显著。分年龄段来看,部分年龄段农村老年人牙齿缺失率更高
:城市老年人义齿使用与口腔健康知识相关;农村老年人义齿使用则与口腔健康知识、过去 6 个月内的牙科检查以及社会支持相关
研究表明,中国城乡老年人在牙齿缺失和义齿使用状况上差异显著。口腔健康知识对城乡老年人义齿使用均有影响,而农村老年人义齿使用还与牙科检查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这一结果凸显了加强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强调定期牙科检查的重要性。
在农村地区,提升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和增加牙科检查机会对促进义齿使用至关重要。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义齿使用的影响提示,健康工作者可通过组织互动性口腔健康活动、无偿提供牙科检查等方式,推动农村老年人积极使用义齿。同时,政策制定者应重视城乡口腔健康服务的差距,加快农村牙科医疗机构建设,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对必要义齿安装配置服务的覆盖范围。
尽管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无法确定因果关系、部分因素未纳入分析等,但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如关注不一样义齿的差异、研究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义齿使用问题等。本研究为改善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优化口腔医疗系统具备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